明明每天都有洗頭,但一到下午頭髮就油膩塌扁,或是髮根總是無力,無論怎麼吹都不蓬鬆嗎?這些都是屬於「細軟髮質」常見的困擾。
本次我們將說明細軟髮形成原因,並提供改善及保養方法、了解細軟髮的髮型禁區,讓不管是天生細軟髮,還是後天導致的細軟髮,都能透過本文重新獲得蓬鬆清爽、健康有彈性的秀髮!
什麼是細軟髮?
細軟髮指的是,頭髮的髮徑較細(小於 0.07㎜ 以下)、觸感偏柔滑、支撐性較弱等,即使是正常髮量,也容易讓人覺得頭髮「髮量少」且「容易塌」,並且細軟髮的族群,不僅在髮型上較難維持,也有部分細軟髮有油頭、看起來不清爽的困擾。
細軟髮 VS 粗硬髮
不同髮質在保養方式、適合髮型、甚至是選擇的洗髮精,都會有很大的差異,以下將提供「細軟髮」及「粗硬髮」的差異比較,讓您評估自己是不是屬於細軟髮:
類型 | 細軟髮 | 粗硬髮 |
直徑 | 較細 | 粗 |
觸感 | 柔軟 | 偏硬 |
日常造型 | 容易扁塌 | 天然蓬鬆感 |
造型維持度 | 不易維持 | 好塑型 |
常見困擾 | 扁塌、油膩、看起來髮量少 | 容易毛躁、乾燥、不易服貼 |
要特別留意的是,過去是粗硬髮的人,也可能隨著個人的飲食、作息、年齡、健康狀況等而有改變,建議評估時,應根據當下的頭髮狀況而定。
細軟髮的特色與優缺點比較
部分細軟髮的族群會認為,自己的頭髮「很難做造型」,但其實並沒有哪一種髮質是「完全不好」的,像是細軟髮的柔順及輕盈,就是許多粗硬髮族群所羨慕的優點喔!
項目 | 優點 | 缺點 |
觸覺及視覺 | 摸起來滑順不易分叉或乾燥 | 容易貼頭皮容易打結、斷裂容易因拉扯損傷 |
整理 | 吹乾速度快造型有空氣感 | 造型維持性較短容易看起來髮量少 |
洗護需求 | 不需著重於滋養 | 選錯洗髮精容易造成扁塌狀況更嚴重 |
細軟髮的5大形成原因
有些人天生是細軟髮,但有些人則是近年才發現頭髮越來越細,而這些可能來自於個人的身體狀況、生活習慣等因素。
以下我們整理出常見的 5 個細軟髮形成原因,協助您評估自己屬於哪一種因素,針對問題的根本調整,改善細軟髮的困擾。
一、種族天生基因
部分細軟髮族群,天生的髮質就偏細、偏軟,並且根據國際的研究顯示,不同種族的頭髮,髮絲直徑也有明顯的差異。
像是亞洲人的髮絲,普遍直徑偏細、髮質較柔順、油脂分泌較多。建議想要確認是否是基因影響,可以試著觀察其他家人的髮質狀況,如家庭成員大多是髮質偏細軟,那麼天生屬於細軟髮族群的可能性高。
二、身體荷爾蒙及健康變化
皮膚科醫師表示,女性在經歷青春期、懷孕、產後、更年期等階段時,可能因為體內的雌激素、黃體素變化,而導致髮絲有變細、髮量減少的問題。
男性也可能因雄性激素(如 DHT ),而出現髮絲變細、掉髮等問題。此外,平常的壓力大、作息不規律,也會干擾內分泌,進而影響頭髮健康。
三、飲食營養攝取不足
頭髮的主要成分是「角蛋白」,當飲食中的蛋白質、鐵質、鋅等營養素攝取不足時,就會導致髮質變差、頭髮變細、變軟,甚至容易斷裂,同時,偏食習慣也會導致頭髮變細、光澤度降低,甚至出現掉髮問題。
四、過度染、燙及使用電棒
頭髮頻繁染、燙,不只容易破壞髮絲的蛋白結構,若長期使用高溫電棒、離子夾等高溫造型工具,也會造成毛鱗片損傷,而讓髮絲變得乾燥、脆弱、分叉、斷裂等問題。
建議減少染、燙次數,並務必在造型前、後,進行頭髮保護的流程。
五、清潔與護理方式不當
如有選錯洗髮精、潤髮乳常碰到髮根、清潔不徹底等情況,都可能讓頭髮失去原有的蓬鬆度,越洗越扁塌。建議選擇溫和配方的洗髮產品,並定期進行頭皮護理,以維持頭皮、髮絲的健康。
4個改善細軟髮的秘招:產品、清潔、保養一次看!
洗髮精的成分及 pH 值
很多人挑洗髮精時,會優先考慮香味,卻忽略成分對髮質的影響,尤其細軟髮所選擇的洗髮精,若是清潔效果過強,反而更容易導致髮絲乾燥、斷裂。
因此,除了要避免含有矽靈、人工香精成分的洗髮精,也建議挑選含有能夠幫助髮根強健、提升頭髮彈性及營養的成分,例如咖啡因、乳鐵蛋白、薑黃等。
此外,一般洗髮精的 pH 值建議介於 4.5 至 5.5 之間,因為鹼性高的洗髮精,會造成頭皮的酸鹼平衡受影響,進而導致頭皮有乾燥、發癢的情況,對於細軟髮族群來說,更是要留意。
選擇清爽型的護髮產品
過度的滋養髮絲,可能會讓細軟髮族群,有髮絲更扁塌的問題產生,建議細軟髮族群在挑選潤髮產品時,可以選擇清爽型的髮膜、護髮油,並且只在髮尾處進行保養,才能避免過於滋潤而導致的反效果。
每週 1 次深層清潔頭皮
建議可以選擇「去角質」或「深層清潔型洗髮精」,幫助深層清潔頭皮、去除多餘油脂,幫助頭皮維持健康。
營養均衡及良好作息
細軟髮想要讓頭髮變得更強韌,也可以從飲食進行調整,補充足夠的營養,搭配良好、規律的作息:
- 蛋白質
蛋白質是頭髮的重要營養,建議日常可以多攝取雞蛋、瘦肉、魚類、乳製品等優質蛋白,幫助髮絲維持彈性、韌性。
- 鐵、鋅
部分人會因為缺鐵而引發頭髮有掉髮、分岔的情況,因此適當的補充鐵、鋅,也能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,以及毛髮的健康。
- 維生素 A、B、C、E
維生素 A 能幫助頭皮分泌適量的皮脂,讓頭皮保持滋潤、不乾癢。維生素 B (尤其是 B7 生物素),更是維持頭髮強韌、減少分叉斷裂的重要營養素。其他像是維生素 C、E 則是能促進營養吸收等,能調理頭皮、強健髮根。
細軟髮的3個髮型禁區
細軟髮族群最常見的困擾,就是髮根容易扁塌、造型容易垮,若是選錯了髮型,更會導致整個人看起來顯老、沒精神。
「一刀切」往往更扁塌
根據髮型師的分享,俐落的「一刀切」的造型,不僅是脖子太短的人不適合,對於細軟髮族群來說,更會讓頭髮看起來有稀疏感,並且無法完成一刀切髮型獨有的區塊感。
建議喜歡俐落、短髮造型的細軟髮族群,可以改選擇蓬鬆的鮑伯頭、髮尾 C 字彎等髮型,透過層次感,增加頭頂、髮尾的空氣蓬鬆感。
「長直髮」容易沒朝氣
細軟髮本身的彈性較低、支撐力不足,若再搭配過長的髮型,髮絲的重量也會導致髮根看起來更扁塌、貼合頭皮、缺乏蓬鬆度。
建議可以適度加入彎度或層次感,例如 C 字彎、 S 型捲等髮型彎度設計,不僅能減輕髮絲重量對髮根的壓力,也能讓頭髮輪廓更有空氣感。
「齊瀏海」讓出油更尷尬
瀏海能幫助修飾臉型,但「厚重齊瀏海」或「貼額頭的齊瀏海」,對於原本就缺乏支撐力的細軟髮來說,當遇到流汗、出油時,可能會導致瀏海貼額頭,視覺上看起來更扁塌,甚至頭髮看起來油膩、不清爽。
建議選擇空氣瀏海、法式瀏海、八字瀏海等線條輕盈的瀏海類型,不僅能自然修飾臉型,也能避免厚重壓力造成的塌陷問題。
細軟髮常見問題
Q1:細軟髮是天生的嗎?
普遍是的,大部分的細軟髮,是來自於遺傳基因。
但也有部分細軟髮,是後天的飲食、壓力、荷爾蒙改變而造成髮質變細、變軟。
Q2:細軟髮為什麼容易頭皮出油?
可能與髮絲的密度有關。
因為細軟髮的髮絲較細,因此在頭皮上分布密度也較高,這表示同一區塊上,會有更多的油脂腺,導致讓頭皮更容易有油膩感。建議平時清潔頻率不能太低,並且定期使用深層清潔頭皮的產品,讓毛囊保持暢通及代謝,才能解決油膩的困擾。
Q3:怎樣可以讓細軟髮看起來髮量變多?
除了利用髮型設計,製造視覺上的髮量,了解細軟髮形成的原因並對症下藥,才是解決細軟髮困擾的不二法門:
- 基因形成的細軟髮:需挑對洗髮、護髮產品。
- 後天形成的細軟髮:除挑對產品,也要搭配飲食、作息的調整。
Q4:細軟髮比較容易掉髮嗎?
不一定,任何髮質都可能有掉髮的困擾。
雖然部分細軟髮族群,容易因為髮絲較細、打結、出油、毛囊堵塞等狀況而有落髮問題,但掉髮不見得與髮質相關喔!
建議挑選洗髮精時,可以選擇適合任何頭皮狀況、成分天然的洗髮精,像樂多髮乳鐵蛋白頭皮養護洗髮精,就相當適合各年齡層、各種髮質選用。
Q5:細軟髮適合燙髮嗎?
適合,但要留意燙、染的頻率。
太過頻繁的進行燙、染髮,可能會導致頭髮結構受損,讓原本就比較脆弱的細軟髮,變得更乾燥,甚至出現斷裂、失去彈性等問題。
建議燙髮後也要搭配護髮產品,幫助髮絲維持彈性、健康,以避免燙髮後,髮絲變得脆弱。
細軟髮的洗髮精推薦這款最合適,不會越洗越塌!
前面提到,細軟髮的形成原因,不只是基因,也可能是受荷爾蒙波動、飲食、作息等影響,尤其現代人外食、熬夜、壓力等生活常態,長期下來導致頭髮變得細、軟、沒有支撐力。
只要了解細軟髮的特性,選擇合適的保養方式,並且避免使用錯誤的洗護產品,再搭配適合的剪裁與造型技巧,一樣可以打造自然蓬鬆的理想髮型。同時,也要留意每個人的髮質、頭皮狀況不同,建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,才能讓細軟髮慢慢變得更健康、好整理。
如原本屬於粗硬髮,但近期發現頭髮有變得細、軟的情況時,建議先檢視及調整飲食、生活作息,並且搭配合適的洗髮精,進行全面性的調整。
像是由寶晶醫療所推出的樂多髮乳鐵蛋白頭皮養護洗髮精,是以乳鐵蛋白作為主要成分,能夠提供頭皮最需要的營養,幫助調理油脂、強健髮根,提升髮根支撐力,讓細軟髮也能洗出輕盈蓬鬆感。
成分中也添加積雪草、蘆薈、虎杖根、甘草根等多種草本萃取,幫助舒緩頭皮壓力,並且也因為此款洗髮精的成分天然、溫和,不只適合細軟髮,也適合多種頭皮狀況、不同年齡層使用。